期权比期货更好吗?其实没那么简单!
期权确实很灵活,当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,买方可以“见好就收”,或者在形势不好时“耍赖”。比如,价格大涨的时候,期权买方可以赚钱;价格大跌的时候,期权买方可以放弃期权,最多损失期权费。这种灵活性确实很诱人,但期权费也很贵。
即使期权费很贵,期权对于产业套保(套期保值)还是有用的。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。
一、养殖场B的故事
假设有一家养殖场B,要买豆粕来养猪。豆粕价格波动很大,期权费也很贵。这时候,养殖场B可以有两种选择:
(一)选择一:卖出期权(敲出期权)
养殖场B可以卖出一张豆粕的卖权(卖出期权),也就是和榨油厂的交易对手相反的操作。假设2700元是一个让养殖场B很舒服的成本价,B可以卖出一张约定价格为2700元的期权。卖出期权的意思是,B承担某种义务,但可以收入一笔期权费。
情况一:豆粕价格跌穿2700元
结果:养殖场B有义务以2700元的价格买入豆粕,不管市场价多低。但2700元本来就是B的心理价位,而且还能额外收入一笔期权费。唯一的缺点是,B享受不到豆粕价格进一步下跌带来的好处。
总结:虽然有点小遗憾,但总体还是划算的。
情况二:豆粕价格始终没跌破2700元
结果:养殖场B白白收取了一笔期权费,其他情况不变。但如果豆粕价格上涨很多,高昂的期权费收益也未必能弥补增加的成本。
总结:这种情况下,期权费是一笔额外收入,但也要小心成本上升的风险。
(二)选择二:买入期权(敲入期权)
如果期权费比较便宜,养殖场B也可以选择买入豆粕的买权(买入期权)。假设2700元是一个舒服的成本价。
情况一:豆粕价格跌穿2700元
结果:养殖场B可以放弃买权,直接以市场上的低价买入豆粕进行生产。
总结:这种情况下,B不仅节省了成本,还省下了期权费。
情况二:豆粕价格在2700元以上
结果:养殖场B可以以2700元的价格买入豆粕,把生产成本控制住。
总结:这种情况下,B通过期权锁定了成本,不用担心价格上涨的风险。
(三)保证金问题
需要注意的是,期权的卖方(敲出方)因为要承担义务,可能会违约,所以需要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。但期权的买方(敲入方)不需要缴纳保证金,只需要支付期权费。
二、期货和期权的组合玩法
目前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商品期权只有豆粕和白糖,不包括大豆和豆油。但如果未来有大豆期权和豆油期权,一家榨油厂的风险管理就会非常灵活。
(一)榨油厂的灵活操作
假设榨油厂可以:
买入大豆的买权:锁定大豆的成本。
持有豆油和豆粕的卖权:锁定产品的销售价格。
情况一:价格上涨
大豆价格上涨:榨油厂可以执行大豆买权,以低价买入大豆。
豆油和豆粕价格上涨:榨油厂可以放弃卖权,以高价在现货市场卖出产品。
情况二:价格下跌
大豆价格下跌:榨油厂可以放弃买权,以市场低价买入大豆。
豆油和豆粕价格下跌:榨油厂可以执行卖权,以约定的高价格卖出产品。
(二)灵活组合的重要性
这种灵活组合需要缜密的计算。如果期权费很高,就需要调整策略。不仅期权的买卖方可以灵活组合,还可以和期货一起搭配使用。比如,目前大豆和豆油只有期货,只有豆粕有期货和期权。如何在不同情况下,组合不同的工具,来控制成本、扩大利润,将是所有产业参与者必须学习的课题。
对于企业来说,选择哪种工具,取决于具体情况。如果价格波动大,期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;如果价格相对稳定,期货可能更划算。当然,最聪明的做法是灵活组合,把期货和期权搭配起来用,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